为何土壤“南酸北碱”?
土壤溶液中H+浓度大于OH-浓度,土壤呈酸性;如OH-浓度大于H+浓度、土壤呈碱性;两者相等时,则呈中性反应。我国土壤大多数pH在4~9之间,在地 理分布上有“东南酸而西北碱”的规律性,大致可以长江为界(北纬33°),长江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或强酸性,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。土壤酸碱性对 土壤肥力有多方面的影响,而高等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酸碱度都有一定的要求。有些植物如茶树、杜鹃花喜在酸性土壤上生长,被称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;而 碱蓬、盐蒿等植物是碱土壤的指示植物。 | |||||
|
|||||
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+和OH-的浓度和土壤胶体吸附的H+、Al3+、和Na+、Ca2+等离子保持着动态平衡 关系。在降雨量大的南方,降雨把土壤中易溶性盐离子淋洗走了,在土壤胶体剩下大量的H+、Al3+,土壤就变成酸性了;相反在降雨量少的西北地区,土壤中 保留着很多的碱性Na+, Na+和空气中的CO2反映就形成苏打碱(碳酸钠),土壤就呈碱性。土壤酸碱性的形成发育与气候、母质、农业措施、环境污染等都有关系,另外酸雨 (pH<;5.6的降雨)也会引起土壤酸化。 | |||||
|


浏览:39次
其他文章
热门浏览
栏目排行榜
- 休闲农业
- 农家致富
- 农业机械
- 农业知识
- 1健康吃野菜
- 2闲谈酸梅汤
- 3餐桌“黑珍珠”——木耳
- 4科学解读豆渣
- 5会变色的食物
- 6蘑菇里的门道
- 7“多功能”的下脚料——葱根
- 8黑番茄的气雾
- 9来自外星的凤梨
- 10桔王——南丰蜜桔
- 1后稷教稼
- 2为什么冬小麦不能春播?
- 3为何土壤“南酸北碱”?
- 4大禹治水
- 5螳螂为何吃新郎?
- 6为何“向阳花木早逢春”?
- 7伏羲传说
- 8菊花也会怕黑吗?
- 9土壤中神秘的“太岁”
- 10蘑菇里的门道
热门标签